行測考試中有一種題型叫真假話問題,常規(guī)思路是利用矛盾關系的特點進行解題,但樸素邏輯中的真假話問題題干中往往不存在矛盾關系,使很多同學不知道該如何解題。今天MVP學習網(wǎng)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類真假話問題要如何解題。
對于找不到矛盾關系的真假話問題,我們可以通過假設其中一句話為真話或假話,從而判斷其推出的結論與題干是否矛盾關系。如果與題干條件矛盾關系,則假設不成立,如果推出的結論符合題干的條件,則假設成立,題目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接下來我們通過具體的題目一起感受一下:
A、B、C、D為四位漂亮女生,她們喜歡穿漂亮衣服,某天,她們穿的衣服顏色各不相同,有黃色、綠色、藍色和紅色四種。在問到她們各自衣服的顏色時,A說:“B的衣服不是黃色的?!盉說:“C 的衣服是綠色的?!盋說:“D 的衣服不是藍色的。”D 說:“A、B、C 三人中有一個人的衣服是綠色的,而且只有這個人說的是實話。”
如果 D 說的是實話,那么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C的衣服是藍色的,D的衣服是綠色的
B.B的衣服是藍色的,C的衣服是紅色的
C.A的衣服是綠色的,B的衣服是紅色的
D.D的衣服是綠色的,A的衣服是紅色的
【核心解析】C。由 D 的話可知,說實話的人的衣服是綠色的。只有B說的話提到了綠色,可以此為突破口進行假設。假設B說的話為真,則B、C的衣服都是綠色,與只有一人的衣服是綠色的矛盾關系,故假設不成立。所以B的話為假,可以確定C的衣服不是綠色,確定C說假話,則D的衣服是藍色的。A、B、C三人中有一個人說的是真話,則只有A說真話,穿綠衣服的只能是A,故B的衣服不是黃色的,是紅色的。C的衣服是黃色的。故答案選C。
真假話問題除了上述幾句話有真有假的情況外,也存在一種半真半假情況,即一個人說了兩句話,一句真話,一句假話。對于這類的題目如果選項的信息全面且確定,我們可以通過代入排除法做題,也就是假設選項為真,看是否滿足題干所有表述均半真半假,若滿足,則為正確選項,我們一起來看一道例題:
某機關田徑運動會有 3 個短跑項目,分別是 60 米、100 米和 200 米。老張、老王和老李分別參加了其中的一種,而且三人參賽的項目還不一樣。小張、小王和小李作了
以下猜測:
小張:老張參加了60米,老王參加了100米。
小王:老李沒參加100米,老王參加了60米。
小李:老張沒參加60米,老王參加了200米。
如果他們的猜測都對了一半,則以下哪項為真?
A.老張、老王和老李分別參加200 米、100米和60米
B.老張、老王和老李分別參加60 米、200米和100米
C.老張、老王和老李分別參加100米、60米和200米
D.老張、老王和老李分別參加200米、60米和100米
【核心解析】A。代入選項A老張、老王和老李分別參加200 米、100米和60米。則小張前半句錯,后半句對;小王前半句對,后半句錯;小李前半句對,后半句錯。滿足題干每個人都猜對了一半,則A為正確選項。故本題答案A。
以上就是關于樸素邏輯中真假話問題的相關內容,MVP學習網(wǎng)希望同學們在做題的過程能夠勤加練習,善用解題方法,突破真假話問題的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