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分析能力在公務員考試大綱中是這樣規(guī)定的:對給定資料的全部或部分內容、觀點或問題進行分析和歸納,多角度地思考資料內容,做出合理的推斷或評價。綜合分析能力不僅體現在綜合分析類題里面,還貫穿在其他類型的題目中。在申論考試中占有著舉足輕重的分量。因此,每個考生在學習綜合分析能力時都要加倍努力。學習要掌握技巧,綜合分析能力更是如此,掌握綜合分析答題技巧會讓你的申論學習事半功倍。
一、分清題目類型,審清題目信息
綜合分析考察最多的問法就是解釋某個詞、某句話;或者對某個現象、事件進行評價。
兩種問法總體思路相同都是:提出觀點、論證觀點、落實觀點。但其兩者的不同是:1、作答對象不同:解釋分析的作答對象可能是一個詞、一個句子,評論分析的作答對象一般是觀點、現象。2、提出觀點不同:解釋分析只要解釋對象的含義及其本質,評論分析除了要解釋評論對象的含義以外,還要表明對于評論對象的態(tài)度。這個差別需要注意的是表明態(tài)度的內容不僅限于正確、錯誤、有利有弊。還可以用支持、贊成、可取、值得推廣、有失偏頗、片面等表示。更重要的是,所表明的態(tài)度并不是考生自己對于評論對象的看法,而是結合材料中對于觀點的分析論證的內容,明確給定資料對于評論對象的態(tài)度。3、論證過程的不同:在論證觀點的過程中,解釋分析只要解釋得出觀點的理由、背景和影響等內容,評論分析除這些內容之外,還要根據給定資料的內容和對于評論對象態(tài)度,確定是否要對觀點進行辯證分析。評論對象一般是一個現象或觀點,多數現象都會存在積極消極兩個方面的內容,多數的觀點存在優(yōu)點和不足,因此需要辯證分析,不能孤立的、片面的論證觀點。4、表態(tài)方式不同:解釋分析直接解釋清楚題干信息即可,評價分析需要結合材料對此觀點的評價,寫出清晰的態(tài)度傾向。
二、掌握作答方法,強化得分意識
作答的步驟考生可以參考:一、先審題。從題干中把握需要解釋或評價對象的關鍵詞,例如一句話需要先看這句話中難以理解的關鍵詞有哪些,將關鍵詞解釋清楚,再串詞成句即可形成對這句話的完整解釋,在題干的分析中除了找關鍵詞之外還需要把握句子的邏輯關系,找準重點。二、讀材料。先看這句話出處段前后句、上下文有沒有相關解釋,如果沒有需要結合題干中關鍵詞先看材料中講了哪些內容,分別指代什么意思,根據材料的表述,尋找和題干關鍵詞相關的內容進行理解,尋找分析要素,可能有原因、問題、意義、影響、作用、表現等,有什么就在分析部分呈現什么。三、加工要點。將材料中找到的不同要素的要點,按照一定邏輯串聯起來,邏輯可以根據材料本身的表達邏輯串聯,若材料邏輯不夠清晰,則可以結合題干本身的表達邏輯進行一個合理串聯即可,重點保障要點齊全,邏輯追求合理即可。四、規(guī)范書寫,注意書寫答案的邏輯性、可不用分段書寫,重點將要點寫全寫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