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分析在行測考試中是屬于比較容易提升和得分的板塊。然而在實際做題中普遍存在做題速度慢的現(xiàn)象,其根本原因在于題型與對應方法掌握不恰當。例如資料分析中與固定值作比較,大部分考生都是把需要比較的量先進行計算,再與固定值作大小比較,這樣的做法相對會花較長的時間。今天MVP學習網就為大家介紹反算法在資料分析中出現(xiàn)與固定值作比較時的應用。
一、已知現(xiàn)期值、基期值,判定增長量大于或小于某個值
若要求增長量大于定值,即現(xiàn)期值-基期值>定值,則只需滿足現(xiàn)期值>基期值+定值。
若要求增長量小于定值,即現(xiàn)期值-基期值<定值,則只需滿足現(xiàn)期值<基期值+定值。
問題:2011年至2018年,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同比增量超過900萬人的年份有幾個?
A.3 B.4 C.5 D.6
【核心解析】A。根據(jù)題干,題目要求統(tǒng)計滿足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同比增長量大于900的年份個數(shù)。由材料可知,需滿足增長量>900,即現(xiàn)期值-基期值>900,則只需滿足現(xiàn)期值>基期值+900。由數(shù)據(jù)可得2011年:18499<17765+900=18665,不滿足;2012年:19390<18499+900=19399,不滿足;2013年:20243<19390+900=20290,不滿足;2014年:21242>20243+900=21143,滿足;2015年:22200>21242+900=22142,滿足;2016年:23086<22200+900=23100,不滿足;2017年:24090>23086+900=23986,滿足;2018年:24949<24090+900=24990,不滿足;滿足條件的年份有3個,選擇A。
二、已知現(xiàn)期值、基期值,判定增長率大于或小于某個值
問題:2018年,在我國貧困地區(qū)農村居民收入來源中,同比增速大于10%的收入類別有:
A.0個 B.1個 C.2個 D.3個
【核心解析】D。根據(jù)題干,題目要求統(tǒng)計在我國貧困地區(qū)農村居民收入來源中,滿足同比增長率大于10%的收入類別的個數(shù)。由材料可知,需滿足增長率>10%,即則只需滿足現(xiàn)期值>基期值×(1+10%)。由數(shù)據(jù)可得人均工資性收入:3627>3210×(1+10%)=3210+321=3531,滿足;人均轉移凈收入:2719>2325×(1+10%)=2325+232.5=2557.5,滿足;人均經營凈收入:3888<3723×(1+10%)=3723+372.3=4095.3,不滿足;人均財產凈收入:137>119×(1+10%)=119+11.9=130.9,滿足;滿足條件的年份有3個,選擇D。
MVP學習網提醒考生需要注意一點,題目中進行比較的定值往往是比較容易計算的數(shù)值,所以在計算中運用這個定值進行反算,會減小計算量,提升速度。反算不僅僅適用于上面所寫的兩道有關增長的題型,還有很多與定值作比較的題目均可使用,各位同學只要掌握其基本的原則,就可以應用在各類題目中,從而提升做題的速度。
小編推薦》》》
熱門推薦》》》【中公尊享會員:查看會員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