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測可能性推理中前提型題目算得上是老面孔了,但是不是還有同學覺得做題速度很慢,正確率不高?如果在考試中因為前提型題目失誤,降低了整體正確率就是比較可惜的事情。今天MVP學習網就帶大家一起來研討一下這個問題,爭取揭開前提型題目的面紗。
首先,前提型題目的問法多是以“上述論證基于以下哪項假設”“要得到上述結論,需要補充的重要前提是”為主,一般來講,前提型題目問法中多含有“前提、假設”等字眼。
接下來就是如何解決具體題目了,那我們一起來探究下面這道題:
【例】針對地球冰川的研究發(fā)現(xiàn),當冰川之下的火山開始噴發(fā)后,會快速產生蒸汽流,爆炸式穿透冰層,釋放灰燼進入高空,并且產生出沸石、硫化物和黏土等物質。日前人們發(fā)現(xiàn),在火星表面的一些圓形平頂山丘也探測到這些礦物質,并且廣泛而大量地存在。因此,人們推測火星早期是覆蓋著冰原的,那里曾有過較多的火山活動。
要得到上述結論,需要補充的前提是:
A.近日火星偵察影像頻譜儀發(fā)現(xiàn),火星南極存在火山
B.火星地質活動不活躍,地表地貌大部分形成于遠古較活躍的時期
C.沸石、硫化物和黏土這三類物質是僅在冰川下的火山活動后才會產生的獨特物質
D.在火星平頂山丘的巖石中發(fā)現(xiàn)了某種遠古細菌,說明這里很可能曾經有水源
【核心解析】C。題干由在火星表面探測到沸石、硫化物和黏土等物質,得出火星早期是覆蓋著冰原的且曾經有很多火山活動。
A項,指出火星南極存在火山,但據(jù)此無法得出火星早期是覆蓋著冰原的這一結論,不是題干結論成立的前提。
B項,指出火星地表地貌大部分形成于遠古較活躍的時期,但據(jù)此無法得出火星早期是覆蓋著冰原的這一結論,不是題干結論成立的前提。
C項,指出這三種物質只有在冰川下的火山活動才會產生,在論據(jù)和論點之間建立了聯(lián)系,是需要補充的前提。
D項,指出火星上很可能曾經有水源,但水源的存在形態(tài)是否為冰原,以及火星是否曾經有很多火山活動,都無法準確得出,不是題干結論成立的前提
那么正確答案就是C。
所以來一個小總結,如果要求選擇題干結論成立的前提,需首先明確題干的論證結構,找到論據(jù)和論點,再看論據(jù)和論點之間是否存在跳躍,如果存在,則能夠在兩者之間建立聯(lián)系的選項就是所要尋找的前提。也就是解決前提型的關鍵是要在論據(jù)和論點之間“搭個橋”。
你學會了嗎?
>熱推課程:國面形式大揭秘 | 專業(yè)專項考情 | 專項重點精學 | 精講面試 | 99元揭秘面試
>研學:1元100個必看面試熱點 | 申論80分示范答題 | 考點梳理 | 69.9元180個考點 | 12元時政月末盤點
>專項:1元行測600題 |行測每日資料 | 典藏范文500篇 | 易錯600題 | 申論8套卷 | 試題領取
>圖書:2024國考圖書套裝(含2023國考試題+100H輔導+60天會員+每周??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