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輝:當孩子不愛學習,就跟他說這3句話!
作為母親,我對董宇輝所傳遞的教育理念還是十分認同的,比如當孩子不愛學習時,董宇輝提出了下面3句話,確實直擊人心。
第一句:讀書不是為了改變命運
董宇輝在當高中老師時發(fā)現,同學問得最多的問題,不是這道題怎么做,而是:為什么要學習?考上大學有什么用?
現在很多孩子家庭條件不錯,“讀書改變命運”這一說詞,會令孩子感覺到很可笑,如果不去上學,我可以在家好吃好喝,還可以玩游戲,又沒有作業(yè),又不會被家長批評,這多好???為啥要改變呢?
所以,時代不同了,簡單地掙脫現狀,已經不能激勵孩子去刻苦讀書了。那學習的意義在哪里呢?只有明白了“為什么學”,孩子才能煥發(fā)出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
所以董宇輝告訴孩子們:讀書可以明心見性,人生的豐富還有很多等待你去發(fā)掘,你的使命是去見證更大的世界,成為更好的自己!
上圖是董宇輝在某中學的演講稿,當他講完之后,有同學問:老師,你覺得我真的能看到這一切么?當董宇輝回答:能!之后,男孩喜極而泣跑回教室,幾年后他考上了一所很好的大學。
學習,需要被賦予更高級的意義感!
第二句:書是你的第一件奢侈品
你在路邊攤,花2塊錢給孩子買了個小玩具,孩子可能玩了半小時,就給扔在一邊了。但是當你把玩具店里,孩子看了好幾次都沒能買回來的玩具,送給他時,他幾乎都舍不得玩,每次玩過之后,都要細心收好。
一個東西本身的價值,決定了我們對待他的態(tài)度。
董宇輝說:如果你是普通家庭的孩子,就一定要重視閱讀,重視學習,因為書籍是平民的奢侈品,應該珍之重之。
因為書籍中,有你暫時去不了的地方,有你眼界以外的世界,有你想都沒想過的道理,這些可能別人能花錢得到,而你只能從書籍中得到。
書籍的價值,遠遠超過它本身的定價!董宇輝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
第三句:努力終會有所回報
有些孩子覺得自己成績差,根本趕不上去了;還有些孩子努力了一個月,發(fā)現沒有進步,也就放棄了。其實,你不知道,學習是有滯后性的!需要我們認準方向,多努力一會,多堅持一會,才會看到變化。
董宇輝說:“不要擔心,你們家的蘋果熟得比別人家的晚,那說明你們家的蘋果,比別人家的蘋果更甜?!?/span>
這句話,同樣也送給各位家長。
在學習的道路上,肯定不是一帆風順的,成績有波動很正常,成績不理想也是常有的事,那要怎么辦呢?我們要做的是,學習好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只要方向是對的,就要咬牙堅持下去!
沒有努力會是白費的!
當代思想家余世存說:年輕人,你的職責是平整土地,而非焦慮時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八九月自有答案。
這是我國東方哲學對于學習、工作,最樸素的認知。因為我們是農耕社會發(fā)展起來的,土地早早的就告訴過我們這樣的道理,那你春耕努力做,秋天自然會收獲。但你不可能三月份耕地,4月份就結果,所以學習是需要堅持的,要相信努力不會白費。
孩子不愛學習,可能是在他的認知里,學習并沒有被賦予更高級的意義;可能是他覺得書籍都太廉價了;也可能是他太急于求成了。無論怎樣,跟孩子分享這3句話,都會對他有所觸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