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母對我最好的管教是沒有管教”當被問父母的教育時,兩次聽到這樣的回答,一次是抖音清華學子的采訪中,一次樊登讀書中作者光臨的第一才子金維純。
盡管這種放養(yǎng)式教育未必適合所有的孩子,但當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充滿焦慮到牛不喝水強摁頭給他填充太多任務時,當如我這般太過于給孩子糾錯到耳提面命,從生活到學習方方面面都不斷強勢干涉時,也許應該考慮一下這句話背后的含義。它包含了父母無條件的愛和信任,更包含了孩子的自覺,自律,自己自身對于學習的熱愛和進取心。
所以取而代之的更應該是對孩子的信任寬容和父母自身的學習與成長。放松一點望子成龍的焦慮,正如我兒子的話,媽媽你不是劉墉,所以我也不會成為劉墉的兒子!
終究都是父母的苦心,孩子將來會懂的,但如果沒有融洽的親子關系,親子教育便無法開展,所以,當你在教育孩子時感到痛苦,那一定是方法用錯了,有孩子在叛逆期困擾的家長建議去看或者聽一下《叛逆不是孩子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