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美術高考的百萬大軍過獨木橋和中國高校無限趨近100%的畢業(yè)率截然相反:寬進嚴出,是大家對申請海外院校的第一反應,自己身邊誰還沒有幾個在校成績一般般卻成功申請頂級藝術院校的案例,可再一琢磨寬進后面還有“嚴出”,自己便打了退堂鼓。
究竟“寬進嚴出”傳聞是否屬實,今天尤有必要為大家展現清晰的海外視野,帶大家脫離單純的對錯“二元論”,正確審視海外院校錄取與畢業(yè)的真實面貌。。。
一、寬進要看具體情況“寬進”的概念首先就是和招生人數多、招生標準低,密切相聯系。我們先看看招生人數的增多。從每年中國藝術留學生激增的數量,我們便無從否認海外藝術院校正在擴招的事實,但擴招只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同學們由于并未深處信息的中心,自然不得辨識其中究竟。
實情1:國外本科自2014年起,招生規(guī)模存在較大幅度提升
實情2:國外研究生招生規(guī)模自2017年度起,普遍開始回落
但是擴招≠寬進,至少在藝術留學層面如此。最典型的例證便是:2012年前作品集的表現形式非常粗陋,甚至以PPT的展示形式都可以獲得了考官的認可,只要是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憑借大學在校期間較好的作業(yè)和實習時的獨立項目便能成功申請諸如皇藝、圣馬丁等頂級藝術院校。但2012年后,不僅出于對作品集版式更為嚴苛的視覺要求,為了更能突出申請者的項目整體把控力、設計邏輯嚴謹度,以及更為詳實的創(chuàng)作過程,從個人網站到PDF,從VIDEO到實物形態(tài)等更前衛(wèi)、多元的交互式展示媒介被廣泛采用。
公平講,成功申請國外頂級院校的入學門檻在緩慢逐年遞增,同時逐漸攀升的申請基數,為國外院校提供了擇優(yōu)的余地,但我們仍需一分為二地整體看待“寬進”現象。
本科申請
由于我的東家一直在國內以攻占難度系數更高的研究生錄取席位而聞名,如果僅就漢藝一家而言,本科申請只要在學生自身勤奮及時間充裕的雙重保障下,便可無憂登頂RISD,SVA,CSM等Dream School。原因也十分簡單,MVP學習網不妨透露我們的教學訣竅:以研究生標準嚴格要求學員。說來簡單,但實踐起來并不容易,因為我們需要得到學生的鼎力配合,自愿接受如此嚴苛附加的教學要求與壓力,否則我們便是一廂情愿。所幸的是,90%以上選擇漢藝的同學,更愿意在漢藝掌握知識與創(chuàng)作能力,而不是單純獲得一本能夠申請頂級院校的作品集。
說到這里,本科申請的秘密也隨之浮出水面:在本科擴招的整體大環(huán)境下,只要申請者的專業(yè)水平達到足夠高的水平,實際上是比2014年之前,更加好考。
研究生申請
其實外國人看待研究生與中國人首先存在本質性區(qū)別。在中國,不讀個名牌大學的研究生幾近等于畢業(yè)找不到好工作,而國外質量超高的本科教育即為畢業(yè)生提供了足以就業(yè)的充足實力,研究生更像是國人口中的“小眾精英教育”,屬于研究型課程設置,通俗講針對的是未來,而不是當下,只有極少數外國人會在本科畢業(yè)后直接攻讀研究生,其招生規(guī)模通常講只有本科的1/6左右,一般為10人左右,少部分專業(yè)可能全球只招1-3位。
由此初衷,研究生申請難度可見一斑,此外中國家庭對研究生文憑的特殊需求無疑火上澆油,因此所謂的“寬進”針對研究生申請普遍并不成立。
但什么情況都有例外,個別極少數學校的研究生招生也是在擴招的。以英國為例,MVP學習網儼然記得是2016年,英國領先全球第一位公開喊出“教育救市”,轉眼2017年,4年蟬聯QS Art & Design排名第一的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CA)宣布成立研究生預科,進一步擴大招生規(guī)模,這無疑為具備經濟實力的國際生,提供了更加充足申請席位,詳情MVP學習網以撰寫專欄文章《皇藝有預科?》,大家可稍后了解詳情。
而英國的擴招急先鋒--倫藝(UAL)我們更不必多說,從2012年起,已經擴招了數倍,主要是針對中國的藝術留學生。在這里,只需嚴謹指出的是:UAL只有極個別專業(yè)是沒有擴招的,以圣馬丁為例,比如自2012年起,服裝設計研究生一直都沒有擴招,甚至很多年份根本沒有招收中國的申請碩士學位的藝術留學生。而其他大部分專業(yè)卻在急速擴招,因此,不可一概而論。
完整的世界永遠包含特殊情況:
1. 即便目前全球本科招生仍然整體保持擴大化,但諸如安特衛(wèi)普皇家藝術學院(AP)的珠寶設計、服裝設計專業(yè),英國威斯敏斯特的服裝設計專業(yè)始終保持頭腦清醒,嚴格把關入學質量與數量。
2. 個別藝術院校在看到擴招的負面影響后,自2016年開始逐年收緊大門。其中以英國金斯頓和美國薩凡納藝術設計學院,改變最為顯著。
原因也非常簡單,學術聲譽的保持與學術界口碑對于清醒者而言,孰輕孰重,不言自明。
二、嚴出是幌子擴招不等于放松要求,特別是研究生學位,因為海外藝術院校實際存在淘汰率實則為保障高校教學質量,不為人道的秘密武器。
“畢業(yè)答辯,鐵定有人不過,不是你就是我,因為淘汰率就跟那擺著。怎么辦?學吧!”說穿了就這么簡單。
比如格拉斯哥的面料設計本科,曾經有一屆四五十人,最后只畢業(yè)了不到二十個,其中中國學生只畢業(yè)了2名,其中一名是MVP學習網的朋友。當他對我談起自己當年忐忑的人生時,是這樣說的:倒不是淘汰的全是中國人,老外也一樣,一方面是課程的難度,比如說藝術史論,當時掛科的就很多,不過學校有補考機會,但要是補考沒過的話,就必須全年重修,如果不同意重修,便只能退學。另一方面是我當年答辯前學的比較狠,所以淘汰沒有輪上我,不過其他同學便沒有那么幸運。
再比如,上一章節(jié)中提到的2016年圣馬丁珠寶設計研究生:
過低的畢業(yè)率,似乎我們都容易將原因推給它人,并順便送給別人一頂“嚴出”的帽子,但真相是否真是如此簡單的一元論?MVP學習網再給大家看個微信截圖:
這是MVP學習網前幾天跟另一位朋友聊天時的畫面,由于說到情急處言辭些許激烈,所以稍微馬賽克一下。想必大家應該深有同感,MVP學習網也不必再過多說明,只不過這名同學并未深處藝術留學行業(yè),所以只大致說出了部分“嚴出”的真相。
對于即將出國接受國外高等教育的藝術留學生而言,以下三類學生畢業(yè)會更外困難。
1.作品集完全代做
此類學生完全不清楚作品集為何物,創(chuàng)作基礎未經磨礪,Mindmap沒畫過,Sketchbook沒買過,沒體驗過高質量出圖壓力,沒趕過Deadline,出國前生活在零壓力的外太空,出國后便猶如一枚墜落的隕石,包裹于熊熊烈焰中,無法自控,萬般焦灼。
2.作品集代工而成
作品集代工是代做的“2.0版本”,即概念是學生想的,但學生做不出想要的圖面效果,“宅心仁厚”的導師便全權出手相助。盡管在國外的項目創(chuàng)作,大約有60%的時間會交給調研與概念生成,但概念終究需要落于紙面,亦或落成于實體模型。沒有動手能力,相當于代工作品集導師把橋只修了一半,另外一半需要學生出國后自己看著辦。
3.作品集組裝而成
代做的3.0版本,簡言之便是將之前成功案例的完整作品集,打散成若干素材,并為學生提供創(chuàng)作流程示范和模板,學生們就像搭樂高積木一般,將零散的素材重新組合,即可省時省力,同時避免千篇一律的抄襲感。
但“組裝模式”最大的問題在于學生根本沒有思考,哪怕是作圖的技術也只會按照組裝程序進行,到國外換個項目主題,馬上會暴露真實水平。
三、MVP學習網的3點建議海外藝術名校其實大多是嚴進嚴出的,但由于本科擴招的緣故,優(yōu)秀生源成功錄取名校的概率在逐年遞增,而在研究生申請層面則競爭更加激烈了。
希望同學們在挑選作品集機構培訓的時候,眼光不再僅局限于拿到一本足以考入名校的作品集,同時還應該借此機會訓練自己具備與國際頂級藝術名校接軌的創(chuàng)作能力:
1. 掌握設計方法論,一通百通,具備獨立創(chuàng)作項目的實踐能力。
2. 學會自主搜集、梳理國際最新設計趨勢的調研能力(因為絕大多數國內藝術院校,目前是尚無能力進行有品質的講授的)
3. 激發(fā)潛能,尋獲求學的熱情、修遠的耐力與決心。
藝術留學&藝術作品集咨詢:
漢藝國際教育--MVP學習網作品集指導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