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皇家音樂學院(Royal Academy of Music)1822年創(chuàng)立,是倫敦大學的成員書院,學院于1830年被喬治四世國王陛下授與皇家特許狀。近兩百年來,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對英國和世界各地的音樂界影響深遠。
在學院即將迎來建校200周年之際(兩年后),該校提前與倫敦品牌創(chuàng)意機構 Johnson Banks 合作開發(fā)了學院全新的品牌形象,幫助這家百年名校與其他音樂學院區(qū)分開來。
新LOGO不在充滿皇家氣息,而是采用更簡潔的無襯線字標和兩條紅色線段組成,紅色的兩條線段(<)的創(chuàng)作靈感來自音符中表示強弱法的強弱符號。
pp表示極弱,ff相反則表示極強。從弱到強的這一過程會用兩條不斷擴大的線條表示。
負責設計工作的設計師在談到設計過程時表示:「常用的音符已經在音樂視覺領域成為慣用思路,我們的目的是為學院創(chuàng)造一個獨特,前衛(wèi)和現代的全新視覺符號。因此為了讓LOGO不直接出現音符等直觀的符號,我們采用了漸強符號?!?/p>
另外,這個符號還有一層隱喻,它也象征著指揮家手中的指揮棒,它是音樂的靈魂,各種音樂表現、節(jié)奏快慢、高潮安靜都在指揮家手中的指揮棒上。
新的視覺系統(tǒng)使用了三種主色(黑,白,紅)以及一系列旨在反映學院生活的靜態(tài)和動態(tài)圖像。
圖像和文案還充分利用了該學院最杰出的校友,包括柏林愛樂前指揮西蒙·拉特爵士,英國著名音樂家艾爾頓·約翰,英國創(chuàng)作型女歌手安妮·倫諾克斯和黑人大提琴家謝庫·坎涅-梅森(Sheku Kanneh-Mason)。
使用這些有著卓越成就的校友形象,旨在向學院的在校學生以及即將報考的新生建立目標,因為他們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卓越的藝術家。
文內涉及圖片僅做報道之用,其版權歸所有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處理。